第八场唐都大讲堂—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系列讲座
日期:2021/6/18 0:00:00 来源: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2021年6月16日下午,第八场“唐都大讲堂”系列学术讲座在科技楼二楼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特别邀请来自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郑平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申勇教授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王以政研究员等三位在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及诊疗方面取得丰硕成绩的专家来院授课。共有来自我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分管科研副主任、在读研究生及规培生等16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杨倩副院长首先代表院党委对三位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并对三位教授的研究领域及学术成果依次作了介绍。
会议从科学研究的逻辑角度,按照先基础后临床的顺序进行授课。
郑平教授以《吗啡激活VTA多巴胺神经元的神经环路机制》为题,他指出科研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要从临床现象中发现问题,以此提出假说,剖析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科研方案。并鼓励大家要善于从临床中发现问题、凝练问题,运用科学问题导向、科学假说驱动的科研方法提高科研工作效率。
申勇教授以《衰老过程中脑血管的退行性变化发生机制》为题开启了第二场授课。他讲到课题组多年致力于寻找脑疾病新药开发,在细胞及动物模型上进行化学以及天然药物筛选作了大量工作。寻找安全有效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案可能需要综合神经元保护假说、tau假说、Aβ假说以及炎症假说。对阿尔茨海默病可能药物靶点的机制研究和潜在的临床药物研发的科研过程提出了大量的设想和具体的指导意见。
王以政研究员作了题为《SHH调节细胞外谷氨酸水平和癫痫》的报告,王教授长期致力于神经信号传导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报告主要讲授了他在探索“TRPC蛋白在大脑发育中的功能”、“TRPC蛋白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和“TRPC蛋白在淀粉样蛋白产生中的作用”等工作中的重大成果及最新研究进展。
本场学术报告时长3个小时,期间参加会议的科研工作者及学员积极提问,踊跃讨论,教授一一解答,并作深入探讨和交流。
目前,“唐都大讲堂”已经顺利开展八场,分别从基础研究、学科建设、前沿交叉等方向进行了专题授课,极大地激发了我院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本期以神经退行性疾病为专题的系列讲座为我院专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与诊疗提供了新的科研思路和方法,提高了科研人员的逻辑思维,讲座的举办为医院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促进了医院临床及科研水平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