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品阅红色经典 献礼建党百年华诞
日期:2021/4/23 0:00:00 来源: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导语: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能给予生命坚持的力量,能让心灵抵达世界任何角落。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在岑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痛苦。
4月23日,在第26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护理处开展第九届“读好书•触心灵•学管理”活动,鼓励护理人在专注工作的同时,养成阅读的习惯,用博学充实自己、用理念引导自己,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经典的洗礼,享受快乐阅读、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成为一名有爱心、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的医者。
经典领读第一期:《红星照耀中国》
一部影响几代中国人的纪实性经典,一段真实而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长征、反围剿、苏维埃、游击战、中国共产党人不惧牺牲,乐观坚毅的探索着新中国前进的方向,如同熠熠生辉的红星,照亮了辽阔的中国大地,敬请收听《红星照耀中国》。
领 读 者:护理处 蒋玮处长
音频编辑:信息科任亮
经典摘录:《红星照耀中国》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我在中国的七年中间,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人们提出过很多很多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同其他地方的共产党人或社会党人有哪些地方相像,哪些地方不同?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革命的前奏、红军的成长
在毛泽东追述往事的时候,我注意到,有一个旁听者至少和我同样感兴趣,这就是他的妻子贺子珍。很明显,他谈到的有关
自己和共产主义运动的情况,有许多是她以前从来没有听见过的;毛
泽东在保安的同志,大多数也是这样。后来,当我向红军其他领导人搜
集传记材料的时候,他们的同事常常围拢来兴趣盎然地聆听他们第一
次听到的故事。尽管他们已经在一起战斗了多年,他们多半不知道彼
此在参加共产党以前的日子的情况,他们往往把这些日子看作一种黑
暗时代,真正的生命只是在成为共产党人以后才开始的。
毛泽东的叙述,已经开始脱离“个人历史”的范畴,有点不着痕迹
地升华为一个伟大运动的事业了,虽然他在这个运动中处于支配地位
但是你看不清他作为个人的存在。所叙述的不再是我”,而是“我们”
了,不再是毛泽东,而是红军了;不再是个人经历的主观印象,而是一
个关心人类集体命运的盛哀的旁观者的客观史料记载了。
“逐渐地,红军的群众工作改进了,纪律加强了,新的组织方法也
摸索出来了。各地的农民开始自愿帮助革命了。早在井冈山时期,红军就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贫农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一九二八年会议以后,曾经作了很大努力争取农民的支持,在上述三条之外,又添了八项。这八项是:
一、上门板;
二、捆铺草;
三、对老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
四、借东西要还;
五、损坏东西要赔;
六、和农民买卖要公平
七、买东西要付钱;
八、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
另外还向红军宣讲三项守则,作为主要任务:第一,对敌人要斗
争到死;第二,要武装群众;第三,要筹款帮助斗争。
★第五篇 长征---举国大迁移
红军成功地突破了第一道碉堡线以后,就开始走上它历时一年
的划代的征途,首先向西,然后向北。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这里只能作极简略的介绍。共产党人现在正在写一部长征的集体报告,由好几十个参加长征的人执笔,已经有了三十万字,还没有完成。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人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长征的路线共达一万八千零八十八里,折合英里为六千英里,大约为横贯美洲大陆的距离的两倍,这个数字大约是主力部队的最低行军长度。不要忘记,整个旅程都是步行的,有些是世界上最难通行的小道,大多数无法通行车辆镳,还有亚场旷日持久的战斗。
★第十一篇 又是白色世界---红色的天际
有一个很有造就的社会科学家名叫列宁。他曾写道般历史,特别是革命的历史,总是比最优秀的政党、最先进阶级的最觉悟的先锋队所想象的更富有内容,更多种多样,更生动活泼,更巧妙。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最优秀的先锋队也只能表达几万人的意识、意志、热情和想象;而革命却是在人的一切才能特别高度和集中地表现出来的时候,由千百万被最尖锐的阶级斗争所激励的人的意识、意志、热情和想象来实现的。”这段话用于中国是很恰当的。
中国的历史在哪些方面证明了是比共产党理论家在十年左右以前预见到的“更富有内容,更多种多样,更生动活泼,更巧妙”呢?具体地来说,为什么红军尽管作了英勇卓绝的斗争,仍没有能够在中国赢得政权?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再回顾一下,而且要明确地记住,共产党的中国革命概念及其主要目标。
我认为就是共产党对未来局势的看法。人们不一定会全部同意这种看法,但是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列宁在二十多年以前写过的话仍是有效的:“不论伟大的中国革命—各种各样的‘文明的’鬣狗都在磨牙—的命运如何,世界上没有力量能够在亚洲恢复以前的农奴制度,也不能够在地球的表面上抹去亚洲和半亚洲国家人民群众的英勇的民主政体。”
还有一点看来也是肯定的。中国已有成千上万的青年为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捐躯牺牲,这种思想或者这种思想的背后动力,都是不容摧毁的。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遭受挫折,可能暂时退却,可能有一个时候看来好像奄奄一息,可能为了适应当前的需要和目标而在策略上作重大的修改,可能甚至有一个时期隐没无闻,被迫转入地下,但它不仅一定会继续成长,而且在一起一伏之中,最后终于会获得胜利,原因很简单(正如本书所证明的一样,如果说它证明了什么的话),产生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力因素。而且这种胜利一旦实现,将是极其有力的,它所释放出来的分解代谢的能量将是无法抗拒的,必然会把目前奴役东方世界的帝国主义的最后野蛮暴政投入历史的深渊。